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2-01-07 15:06
來源:本站
市慈善總會實施“慈愛陽光”計劃
—四路社工助力困難群眾圓夢
12月1日,市慈善總會“慈善陽光”社工服務項目結項路演在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市慈善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永忠、湖北文理學院副教授羅學莉、市社會工作者協會會長陳曉莉、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王向前等出席活動。
活動中,四家社工組織就情緒疏導、困難家庭幫扶、社區融合、社工培養等方面進行了路演,并獲得專家們的一致好評。同時,市慈善總會唐愛公益志愿團、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團和各社工組織進行了經驗交流。
據了解,2020年11月,市慈善總會投入50萬元,實施“慈愛陽光”計劃,資助4家從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的專業社工組織,深入我市各社區對困難群體開展幫扶。其中楊安芝是該項目的受益者之一。
楊安芝和丈夫都是一級聽力語言殘疾人士,常年在家待業,家庭主要收入來自于公婆賣菜所得。但去年婆婆的一場大病,花掉了家中大部分積蓄,家里頓時變得經濟壓力很大。屢次求職受挫導致楊安芝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對生活失去了信心。襄城區漢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雷桂蓮、徐艷紅兩名社工加入“慈愛陽光”項目后,發揮專業所長,根據情緒治療理論制定幫扶方案,經過六個階段的服務,消除了楊安芝的心理障礙,讓她鼓起勇氣走上創業道路,重拾生活的信心。
據市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實施以來,成立專業小組12個,確立重點幫扶對象20人(戶),組織各類活動32場次,全年累計服務8000余人次。
市慈善總會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團舉辦
“扶幼行善 予愛童行”愛心活動
12月17日,市慈善總會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團、襄州分團攜手天濟大藥房,走進朱集鎮官莊村小學,舉辦了“扶幼行善 予愛童行”活動。
活動現場,官莊村小學的孩子們進行了手語舞、武術等才藝表演,這些孩子們雖然留守在家,但在政府、社會各界、老師、志愿者們的幫助下,孩子們仍然“德、智、體”全面發展,茁壯成長。
最后,天濟大藥房丁經理做了總結發言,明確表示天濟大藥房是一個很樂于做慈善的企業,每月、每季度都會有幫扶活動,以后會多多關注孤困兒童這一塊,希望能為孤困兒童多做一些實事,盡最大的努力,更好的幫扶到這些需要關愛的孩子們。天濟大藥房這一次為孩子們帶來了愛眼臺燈、牙膏、牙刷、紙巾等學習、生活用品,當工作人員把大禮包送到孩子們的手中,每一個孩子都很有禮貌地說:“謝謝阿姨!”
本次活動,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感恩愛心企業天濟大藥房的無私捐贈,用愛心溫暖著孤困兒童的成長之路,同時也鞭策著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市慈善總會唐愛公益志愿團
積極參與我市創文工作
12月20日,在襄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決戰之時,為助力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慈善總會唐愛公益志愿團組織志愿者在襄陽市火車站參加為期兩天的創文志愿服務工作。
志愿服務期間,志愿者們在車站服務做好“五件事”。一是“幫”,在車站出入站口幫助乘客運送行李,熱情幫助旅客指路、回答旅客問題等;二是“講”,在車站廣場等處宣傳我市文明創建情況、襄陽文明二十條,以及文明乘車、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等知識;三是“清”,清理車站及周邊煙頭、散落垃圾、紙屑、雜物等;四是“管”,管理車站周邊“三車”、共享單車,統一在指定區域有序停放。五是“勸”,勸導出店經營、私設攤點、亂丟煙頭、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踩踏草坪、攀折花木、躺臥座椅等不良行為。
通過開展此次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弘揚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展現了良好的古城精神風貌,營造全市濃厚的創建氛圍。
高新區關愛未成年人慈善項目表彰會議圓滿落幕
12月10日下午,襄陽市高新區2021年關愛未成年人慈善項目表彰會議在鄧城小學召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四季、市慈善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永忠、區慈善會會長賈榮亮、區社會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志強、區關工委副主任傅小紅、區鄉村振興辦主任母文旭、區總工會副主席譚志斌等領導出席會議。
此次會議旨在弘揚慈心為民、善舉濟世的傳統美德,引導更多社會資源參與慈善事業。會上,區慈善會對在關愛未成年人慈善項目中做出突出貢獻的4名“關愛未成年人慈善愛心個人”和45家“關愛未成年人慈善愛心單位”進行了表彰,并頒發證書和獎牌。
會議中,陳四季主任對區慈善會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并指出,要把慈善事業和對未成年人的關愛“無縫對接”,把高新慈善做成高新名片和“文明國牌”。張永忠會長對愛心企業表示了感謝與祝賀,并對區慈善會工作進行了贊揚。賈榮亮會長對慈善會近年來主要工作進行了匯報,并提出:希望慈善在高新成為一個共識,一種常態。張毅秘書長對區慈善會6 個關愛未成年人慈善項目進行了總結。
會議現場充滿了溫暖和感動。襄陽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為區內70名近視學生捐贈檢測配鏡公益卡,價值3.5萬元;區慈善會為區內中小學校捐贈愛心文具包,價值13萬余元,同時為區內中小學校及社區捐贈2萬余冊圖書,價值共計36萬余元;明德小學為愛心企業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送上錦旗,感謝企業為學校困境兒童送去溫暖;區慈善會幫扶過的白血病患者家長鄧昌毅也來到了現場,用樸實的語言,表達著他最誠摯的感恩之心,并為慈善會送上親手編織的花籃;受助學校代表高新二中副校長發表感言,感謝慈善會近年來為學校捐贈的飲水機、圖書室等物資,幫助學校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未成年人近視防控形勢嚴峻,我們希望全社會共同參與,讓孩子們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個光明的未來?!毕尻枑蹱栄劭漆t院有限公司院長夏良琴說道。
高新區慈善會召開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
12月23日下午,襄陽高新區慈善會在創業服務中心召開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襄陽市慈善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永忠、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四季、高新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薛琴、高新區關工委副主任傅小紅及高新區慈善會會員代表出席了會議。高新區社會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李洪波主持會議。
會議聽取并審議了高新區慈善會第二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增補了會員,選舉產生了第三屆理事會理事、監事及會長、副會長、執行副會長、秘書長。吳建明同志當選為新一屆會長,張毅同志當選為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文喜等14位同志當選為副會長。
吳建明會長表示,將嚴格履行慈善會章程,務實有效地開展各項公益活動,從加強組織建設、拓寬慈善資源、廣泛開展宣傳工作等方面入手,努力為弱勢群體服務,為黨工委分憂,為建設“幸福高新”添磚加瓦。
陳四季主任指出,要領悟慈善事業的重要意義,增強慈善法制定力;拓展慈善業態,以科技創新引領慈善事業長遠發展;提升服務能力,優化捐贈效益;拓展慈善資源,以精準幫扶提升救助成效;建立“多形式”宣傳機制,營造全民慈善文化氛圍。
樊城區慈善協會舉行
“鑫金龍駕校慈善愛心基金”簽約儀式
12月30日下午,樊城區慈善協會與樊城區鑫金龍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在太平店鑫金龍駕校四樓會議室舉行“鑫金龍駕校慈善愛心基金”簽約儀式。市慈善總會領導、區民政局領導、區慈善協會領導、太平店鎮領導,各鎮(街道)民政辦負責人,以及理事會會員代表、愛心企業家、愛心人士共七十多人參加簽約議式。
活動現場,樊城區民政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兼區慈善協會執行副會長楊健,總結回顧2021年樊城慈善工作,并對2022年樊城慈善募捐、建立慈善愛心基金和“互聯網+慈善”工作宣傳動員,愛心企業家樊城區鑫金龍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校長張新紅率先響應,代表學校舉牌捐贈、建立慈善愛心基金10萬元,定向用于駕校員工及家屬遇到困難急難救助和太平店鎮“三留守”特殊困難群眾助老、助孤助學、助困等救助。楊健與張新紅簽訂了《樊城區慈善協會“鑫金龍駕校慈善愛心基金”合作協議書》,并代表區慈善協會向鑫金龍駕校頒發“慈善愛心單位”牌匾和捐贈證書。
張新紅首先代表愛心企業樊城區鑫金龍駕校發言,他說公益捐贈活動不僅是企業奉獻愛心回饋社會的一次幫扶,更是愛心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具體行動。學校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愛與責任”這一核心理念,在加強自身事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2019年一個學員在報名后不久患白血病,學校退還全部學雜費,并組織捐款;另一員工的女兒耳朵失聰,學校捐款并發動員工捐贈。平時對在校學生及困難農民工學員都有不同程度的學費減免。特別是2020年疫情期間,一次性向太平店鎮政府捐獻價值五萬元口罩、方便面、礦泉水等物資,齊心抗“疫”,助力疫情防控。
隨后,萬洲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襄陽愛爾眼科醫院、襄陽立業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襄陽天王服飾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家先后發言,為樊城區慈善事業建言獻策。大家紛紛表示,鑫金龍駕校為企業樹立了典范,新的一年一定積極投身樊城慈善事業,堅持用愛心和行動彰顯初心使命、責任擔當,切實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讓慈善事業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實現企業與慈善“雙贏”。
最后,市慈善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永忠講話,首先對樊城區慈善工作和鑫金龍駕校愛心善舉深表肯定和敬意。他說,慈善事業是贈人玫瑰、芬芳永留的崇高事業,慈善事業的發展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習總書記強調,“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作為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重要渠道的慈善事業,必須高質量、高速度發展。對于今后樊城慈善工作,首當其沖要加強慈善文化宣傳力度,增強全民慈善意識。要以貫徹落實《湖北省慈善條例》為契機,緊緊圍繞“匯集慈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推進慈善文化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鼓勵愛心企業建立冠名慈善基金,一方面能享受稅費減免優惠政策,另一方面可提高企業品牌和影響力。對于慈善具體工作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增強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能力。2020年初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慈善會第一時間啟動疫情防控捐贈,募集善款善物為奪取疫情防控的階段性重要成果提供重要支撐。二是提升慈善救助運作力。堅持救急與助困、“輸血”與“造血”、臨時救助與項目救助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困難群體自我救助和自我發展能力,真正把有限的善款用到最迫切需要的群體和項目上,實現慈善救助效果的最大化、最優化。三是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進一步發揮助力作用,積極搭建扶貧橋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深入開展慈善扶貧活動。倡導愛心單位和個人為脫貧攻堅獻愛心、做貢獻。四是擴大慈善服務的范圍和影響力。將慈善逐步融入到社會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壯大志愿服務力量,充實慈善工作隊伍,拓寬服務領域,讓更多人感受慈善、支持慈善、參與慈善。五是保持慈善運作的公信力。引導慈善組織建立和規范慈善財務管理制度,嚴格管理和使用好每一筆善款,并定期向社會公布善款使用情況,確保困難群眾特別是捐款者的知情權,推動慈善運作更加公開透明。